《絲路風云》
《請教機長》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
丁春凌
《絲路風云》
看這本書,是因為最近沈陽下的那場暴雪,在網上瀏覽有關中國氣象歷史方面的各種資料,想搞清氣象歷史極值,結果找到了中國氣象奠基人劉衍淮這個人。走神兒就去查一下他都做過些什么,想知道中國西北科學考察是怎么回事。然后發現,一點兒沒失望。
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。1927年,瑞典人斯文·赫定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資助來中國探索新航線,但這次西北考察遭到了中國學術團體的強烈抵制。幾輪磋商后,雙方組建了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。
考察團一行幾十人,有中國人、德國人和瑞典人。此行要獲得的資料以氣象、地磁等探測數據為核心,考察團先后在額濟納、蔥都爾、迪化、庫車、若羌等地建立了氣象觀測站,獲得了西北氣象觀測的資料。19歲的劉衍淮當時是北京大學理預科二年級的學生,作為氣象觀測生,被招進考察團。
《絲路風云》,就是“團員”劉衍淮的工作日記。
1927年5月10日,劉衍淮離開北京到達包頭。5月25日,開始記錄沿途氣候。大家輪流值班,每天晨7時、午后2時、晚9時,固定觀測;每個月末、月初,把完成的月表寄往迪化和南京;外出活動,要在午后2時前趕回,一旦錯過觀測,就會懊悔;填錯了月表,也要到郵局將信件追回……
西行3年,劉衍淮寫日記1077篇,速寫200多幅。每到一處,他都會詳細記錄當地民俗民情,包括節日、飲食、教育、娛樂、稅收、農業種植、百姓生活場景。因為臨行前,考察團常務理事劉半農囑咐:要把所見所聞都詳細記錄下來,有些事當時看可能沒什么用處,以后卻可能有大用處。
劉衍淮沒有辜負。
翻開劉衍淮的日記,你能想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西北最真實的模樣。具體而微。
《請教機長》
所有交通工具中,我最不喜歡飛機。以至于每次要坐飛機出行前,我都會有輕微的焦慮。
盡管統計數字早就證明,飛機是世界上安全系數最高的出行工具。
可是,但可是……
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經驗非常豐富的機長,他從最基礎的飛機知識講起,比如飛機滑行多久起飛?機艙降壓會怎樣?為啥飛機窗戶比巴掌大不了多少,就不能再大點嗎?調直座椅靠背、收起小桌板這些動作干嗎用的?薩利機長事件中,那些被“封神”的細節,有多少是常規操作?
飛機上大大小小的問題,機長都360°沒死角地給出了解釋。合上書,我明白了,飛機上的煩瑣安排都有它的深意——為了每一次的安全飛行。
這種書,我認為應該放在飛機座位上,坐飛機的時候,拿起來,更有臨場感。
當然,我最愛看的還是書中那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飛行事故解析。
機長文筆幽默,這個讓我挺意外。
可惜,這本書,沒有圖。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
一場雪,院子里的銀杏、小葉樸、五角楓的葉子就落光了。
草木一秋。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在講一些樹木科普知識的同時,也在教你觀察自然的方法。
書里一共提及了紅豆杉、櫻樹、油橄欖、柏樹、橡樹、白蠟、楊樹、冬青、白樺、榆樹、柳樹、松樹和蘋果樹等17種樹,都很常見。
除了信息量,書中的一些故事,挺有看頭兒。比如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樹是紅豆杉,有的比金字塔歲數都大;地中海地區的有些橄欖樹,也有活了1000年的;柏樹的拉丁文名是“永生”,是一種殯葬用樹,有好事者不講“武德”,弄來柏樹種在自己家門前,被鄰居告上法庭……
what?西方人也講究這個?
書里說,冬天最晚落葉的是白樺,這個讓我很向往。明年開春,打算在院子里,種下一棵。
好吧,就說到這兒。
《絲路風云》
《請教機長》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
丁春凌
《絲路風云》
看這本書,是因為最近沈陽下的那場暴雪,在網上瀏覽有關中國氣象歷史方面的各種資料,想搞清氣象歷史極值,結果找到了中國氣象奠基人劉衍淮這個人。走神兒就去查一下他都做過些什么,想知道中國西北科學考察是怎么回事。然后發現,一點兒沒失望。
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。1927年,瑞典人斯文·赫定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資助來中國探索新航線,但這次西北考察遭到了中國學術團體的強烈抵制。幾輪磋商后,雙方組建了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。
考察團一行幾十人,有中國人、德國人和瑞典人。此行要獲得的資料以氣象、地磁等探測數據為核心,考察團先后在額濟納、蔥都爾、迪化、庫車、若羌等地建立了氣象觀測站,獲得了西北氣象觀測的資料。19歲的劉衍淮當時是北京大學理預科二年級的學生,作為氣象觀測生,被招進考察團。
《絲路風云》,就是“團員”劉衍淮的工作日記。
1927年5月10日,劉衍淮離開北京到達包頭。5月25日,開始記錄沿途氣候。大家輪流值班,每天晨7時、午后2時、晚9時,固定觀測;每個月末、月初,把完成的月表寄往迪化和南京;外出活動,要在午后2時前趕回,一旦錯過觀測,就會懊悔;填錯了月表,也要到郵局將信件追回……
西行3年,劉衍淮寫日記1077篇,速寫200多幅。每到一處,他都會詳細記錄當地民俗民情,包括節日、飲食、教育、娛樂、稅收、農業種植、百姓生活場景。因為臨行前,考察團常務理事劉半農囑咐:要把所見所聞都詳細記錄下來,有些事當時看可能沒什么用處,以后卻可能有大用處。
劉衍淮沒有辜負。
翻開劉衍淮的日記,你能想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西北最真實的模樣。具體而微。
《請教機長》
所有交通工具中,我最不喜歡飛機。以至于每次要坐飛機出行前,我都會有輕微的焦慮。
盡管統計數字早就證明,飛機是世界上安全系數最高的出行工具。
可是,但可是……
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名經驗非常豐富的機長,他從最基礎的飛機知識講起,比如飛機滑行多久起飛?機艙降壓會怎樣?為啥飛機窗戶比巴掌大不了多少,就不能再大點嗎?調直座椅靠背、收起小桌板這些動作干嗎用的?薩利機長事件中,那些被“封神”的細節,有多少是常規操作?
飛機上大大小小的問題,機長都360°沒死角地給出了解釋。合上書,我明白了,飛機上的煩瑣安排都有它的深意——為了每一次的安全飛行。
這種書,我認為應該放在飛機座位上,坐飛機的時候,拿起來,更有臨場感。
當然,我最愛看的還是書中那一系列驚心動魄的飛行事故解析。
機長文筆幽默,這個讓我挺意外。
可惜,這本書,沒有圖。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
一場雪,院子里的銀杏、小葉樸、五角楓的葉子就落光了。
草木一秋。
《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樹》在講一些樹木科普知識的同時,也在教你觀察自然的方法。
書里一共提及了紅豆杉、櫻樹、油橄欖、柏樹、橡樹、白蠟、楊樹、冬青、白樺、榆樹、柳樹、松樹和蘋果樹等17種樹,都很常見。
除了信息量,書中的一些故事,挺有看頭兒。比如歐洲現存最古老的樹是紅豆杉,有的比金字塔歲數都大;地中海地區的有些橄欖樹,也有活了1000年的;柏樹的拉丁文名是“永生”,是一種殯葬用樹,有好事者不講“武德”,弄來柏樹種在自己家門前,被鄰居告上法庭……
what?西方人也講究這個?
書里說,冬天最晚落葉的是白樺,這個讓我很向往。明年開春,打算在院子里,種下一棵。
好吧,就說到這兒。
*本網站有關內容轉載自合法授權網站,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,
請您來信來電(024-23187042)聲明,本網站將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。